《快樂中小管理》

為何要成立一間中小企
你有沒有想過,職場多年後,如何讓人生更有意義?我每月至少一個星期五,在公司Pantry煮羅宋湯或帶子蝦仁炒蛋,為同事加菜。這些小事,同事在FACEBOOK、IG分享,他們的朋友笑說「你老闆又手痕」。煮和食的快樂,在大公司難得一見,但在小公司卻能以人為本,想做就做。這讓員工和供應商樂於服務客戶,體現我們「快樂與分享」的理念。中小企就是這樣實踐「小管理」的舞台。
在香港這座充滿機遇的城市,許多人累積了經驗與財富。無論你是退休專業人士還是財務自由的職場人,人生下半場值得探索。成立中小企能將智慧化為實踐,創造自由舞台,回饋社會。它的靈活性影響員工與社區,讓你的努力成為改變起點。這不僅是事業,更是使命——用「小管理」帶來幸福。

社會企業:經驗豐富人士的新舞台
香港孕育無數能幹專業人士,無論你是退休知識分子還是經驗豐富的職場人,當下是新起點。你們具備財務基礎、管理智慧和回饋渴望,是開創有意義事業的理想人選。社會企業(社企)追求財務可持續與社會影響,根據社聯2023/24 SE Directory,香港已有超713家社企登記在冊。你們能打造符合興趣與價值的企業,擺脫「大管理」的繁瑣,擁抱「小管理」的簡單有效。


我的旅程:從管理精英到創業而快樂
我的經歷或許能啟發你。我曾是跨國企業管理者,熟悉制度化運作,後投身中小企,學會靈活應變。癌症的搏鬥讓我重新思考生命,康復後半被迫創辦ASK IT LIMITED,一間IT x HR外判服務公司。我們推行彈性工作制和不同的由人出發的管理,讓員工平衡工作和生活,這公司逐步成為「快樂企業」。它重燃我的動力,為員工、客戶帶來喜悅,他們說家庭更幸福。我發現:大管理帶來壓力,小管理帶來喜樂。有兩個歷史偉人講過快樂的重要,聖經上保羅要求信眾要「常常喜樂」,中國古代孟子則呼籲「與眾樂樂」,作為香港基督徒,用「小管理」傳遞快樂是我的使命。


快樂管理的信念
「快樂中小管理」是經營中小企的心得,也是生活追求——想快樂,用小管理而非大管理。我從跨國企業到癌症陰影走出,發現大管理讓人疲憊,小管理用關懷取代規章,帶來幸福。中小企若融入這理念,能提升價值並影響社會。以小管理盈利並讓人幸福,才是真成功。